热点

砀山县:“夜话”听民声 干群心连心

时间:2010-12-5 17:23:32  作者:热点   来源:百科  查看:  评论:0
内容摘要:夜幕降临,在砀山县关帝庙镇的村落里,干部群众拎着马扎围成圈,从柴米油盐聊到产业规划,从房前屋后的小事说到村子的长远发展——这幕“干群夜话”的温馨场景,成为干群心贴心的“连心桥”,也藏着治村兴村的真“门

  夜幕降临,在砀山县关帝庙镇的村落里,干部群众拎着马扎围成圈,从柴米油盐聊到产业规划,从房前屋后的小事说到村子的长远发展——这幕“干群夜话”的温馨场景,成为干群心贴心的“连心桥”,也藏着治村兴村的真“门道”。

  围坐一个圆 民意在“唠嗑”里扎根

  在关帝庙镇邵楼村的西瓜地旁,村民老赵曾在“夜话”中随口提了句“咱村有个西瓜分拣机就好了”。谁能想到,这句家常话竟成了增收的“金点子”。村“两委”带着问题跑厂家、找机器,最终找到一家物美价廉的西瓜分拣机厂家,为邵楼村量身定制了一架西瓜自动分拣机,大大提高了村民的西瓜分拣效率。

  “干群夜话”是关帝庙镇镇村干部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工作传统,目的就是“开门说亮话”。群众发言往往直击发展要害,只有面对面和群众沟通,才能真正捅破干群沟通的“窗户纸”,听“原汁原味”民意,干“实实在在”惠民事。2025年以来,关帝庙镇开展“干群夜话”221场,回应群众意见建议300余件。

  齐办一件事 愿望在“实干”中成真

  近年来,关帝庙镇黄屯村大力发展西瓜产业,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1年的48.1万元增加到2024年的128.5万元。3年时间,变化为何如此之大?“关键在于干群齐心,共谋发展之路。”村党总支书记李邦俭说道。

  黄屯村的集体经济增长更像一场“头脑风暴”。村干部经常把乡亲们叫到一起,唠一唠发展上的事,有人说“要打造我们村的特色西瓜品牌”,有人建议“电商平台也可以卖瓜”,还有人提出“现在城里人都喜欢吃小西瓜”,黄屯村的干部像执行任务一样,用3年时间将群众的想法一一实现。

  几年来,黄屯村先是申请注册了村域品牌“屯生”,又吸引3名专业主持人成立“屯生”电商直播间,还引进了“小糖丸”等西瓜品种,又在村民的建议下尝试“蜜蜂种植”等先进技术。如今,黄屯村的西瓜已经成了村内的支柱产业,“屯生”更是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农产品品牌。

  共筑一个梦 治理在“夜话”中发芽

  基层治理的“道”,藏在烟火人间的细枝末节里。关帝庙镇的街巷阡陌间,各村有各村的故事:有的村靠种草莓种出了名堂,有的村搞“一户一块田”提高了收入,还有的村想着如何把“关公故事”融入产业盘活文化家底。

  关帝庙镇的“干群夜话”之所以能“唠”出实效,关键在于事事有回音:“夜话”中提到村民办事来回跑不方便,很快“书记马上办”小程序就出来了;关于留守儿童课后辅导的建议,很快促成了镇村“益起童行”项目的落地;甚至连邻里间的宅基地纠纷,也在“夜话”时的“掏心窝子话”里找到了和解方案。这些变化不是“干部拍脑袋”想出来的,而是从一场场“夜话”里“唠”出来的。

  这,或许就是“干群夜话”最动人的注脚——治村有“道”,道在民心;发展有“力”,力在共行。(訾翔 崔猛)

 

最近更新
热门排行
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量化志   sitemap